LOADING STUFF...
百度&必应权4, 日IP1w+ 查看详情
自助收录

在哪儿都是赚钱,为什么不回老家?

职场达人1年前 (2023)发布 孤城孤刀
505 0 0

在哪儿都是赚钱,为什么不回老家?
同事决定回家了,倒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。只是因为她看到街边的榕树垂下来的枝干,全部可以扎进地里。
而她不管多么努力,赚的钱将近一半都是在帮房东还贷。明明灭灭的万家灯火里,没有一盏属于自己。
大城市哪都好,但是就是没有安全感。在大城市里生活,不会有根扎进土里的底气。哪怕在这里生活再久,都撇不掉外乡人的身份。
2023年的打开方式有些魔幻,“免疫力”“反脆弱”“钝感力”等词刷屏的同时,在异乡漂泊的人内心闪过一个主题词“回家”:既然在哪都是赚钱,为什么不能回家赚呢?
在哪儿都是赚钱,为什么不回老家?
不是家乡贫瘠,是输在观念上的贫瘠
回家能干什么?考编、销售、送快递?小城市的出路太窄,“就业机会少”成了许多年轻人回乡的最大阻碍,“无事可做”成为很多人不愿回家的深层壁垒。
最近,#在外打工不如回家种西红柿# 的词条火了,山东济南90后小伙回乡接过父亲的衣钵,种植西红柿年入70万;30岁出头的吕洋从深圳辞职返乡与发小创业,靠着卖西红柿翻身逆袭。小小西红柿竟然可以铺就年轻人的回乡路。
对于他们的经历,被困在城市的一位网友是这样评论的:“我也想回乡创业。而不是像现在,看到有人加我微信,验证消息是:直播带货高佣金。”
其实,困住年轻人回乡发展的绝不是赛道和机会的问题,而是敢想和敢做的问题。
在哪儿都是赚钱,为什么不回老家?
在传统教育理念中,我们一直被作为员工培养,而非作为创造就业机会的掌舵人来培养。一如《穷爸爸和富爸爸》中所说:“很少有父母或教师说上学就是为了将来为社会创造N多高工资的就业机会。”
认知上的驯化决定了我们有限的选择。刻在我们脑海中的那句“除了打工,我还能干什么?”遮蔽了更多创造的可能。
老家并非没有“金矿”,财富不一定只在远方。想开了,赚钱这件小事真的没有必要舍近求远。
都是一地鸡毛,熟人社会未必不好
看到一个网友的诉苦:“我在考虑要不要回家。老家有房消费低。但是我接受不了老家人的没有边界感。不知道这是我的问题,还是我看问题有问题。”
这位网友就是打工人嘴替,三言两语道出的不止是个别人的心声。
很多人发疯似地逃离家乡,除了逃离偏僻,更想逃离的是老家人的“太过热情”。但是,人跟人的界限是相互试探出来的。生活在哪都是一地鸡毛,一个人在哪都会有被冒犯的苦恼。
在哪儿都是赚钱,为什么不回老家?
守好人际关系中的边界感才是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刘亦菲主演的《去有风的地方》反映了最真实的小地方样貌。村子里难有秘密,阿奶们拿着工资但却没有规矩意识,不是迟到早退,就是吵架撂挑子,聊天磨洋工。
但是李现饰演的返乡高材生阿瑶却能用好熟人社会的利,化解熟人社会的弊。
的确,比起大城市里的规范、专业、效率,他们的懒怠确实让人恼火。但是偶尔的美食分享,品茶漫话,毫不造作的搭一把手,同样让人心头一暖。到哪都不会有十全十美,人与人的关系本就是半分熟络为别人,半分疏离为自己。
大城市里的人情世故跟你没有关系,小城市的关系千丝万缕。所以说,不能说谁比谁更压抑,只能看你会不会调剂。调剂好了,小地方的人情世故便是雪中送炭,锦上添花,是爱和善的流动。
重新定义标准,急流勇退也是选择
内卷的风刮起来的时候,流行死磕。我们对于工作的意义都交给别人定义,仿佛上进只有一种标准。
好像只有在大厂里996写代码才算上进,披星戴月早出晚归被通勤榨干才叫努力;妆容精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叫才专业。我们习惯了削足适履,拼命地想把自己塞进别人设定的模具里,却很少做思考后属于自己的标准解注。
回到家乡做一个语文老师未尝不是上进;一日三餐亲手烹饪未必不是努力;朴素大方素颜朝天未必不算专业。
在哪儿都是赚钱,为什么不回老家?
成功的意义不能只在大城市里找,拼命奋进也不是为了迎合世俗的意义。在大城市拼了那么久,不是为了拼命束缚住你的手脚;在大城市学了那么多,不是为了学着画地为牢。
现实空间里有太多的人造标准、人造概念,对于这些被赋予个人主观意志的东西,选择听听就好。但也别被关进信息茧房或者被信息噪音剥夺了个人判断。判断力在任何时候都是稀缺的资源。
拒绝被标准裹挟,能够急流勇退也是一种通透。当一切趋同,出现同质化端倪的时候,敢于做出不同的选择,就是另辟蹊径。
真正上进的人呆在何处都能用力生活,努力工作。家乡是港湾,但小城市绝不是退路。当我们抛去对于小城市狭隘的定义,撕掉身上的各种人为标准时,才能获得久违的自由。
争取了那么久的自由,回乡的年轻人终于明白:大城市里的天高任鸟飞只是表面的自由;在哪都能活得清醒自洽才是终极自由。

© 版权声明
开发者导航

相关文章

开发者导航

暂无评论

暂无评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