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信息爆炸与算法推荐主导的网络环境中,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往往被碎片化的内容淹没。许多创作者希望能在一个安静、纯粹的空间中交流观点,却常常被社交平台的噪音和流量机制所困。
Xu 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痛点而诞生的。它是一个新型创意社区,鼓励用户以“续写”的形式展开思考与讨论,让每个想法都能生长出更多分支。Xu 不追求热点、不依赖算法推荐,而是通过结构化的内容关系,激发灵感的共鸣与延展,让创作回归本质。
Xu 是什么?
Xu 是一个去中心化思维模式的在线创意社区。它的核心理念是“继续思考”,通过独特的非线性讨论机制,让用户在他人观点的基础上继续构建、延伸和重塑思想。
与传统论坛或社交媒体不同,Xu 没有点赞竞赛或复杂的推荐算法,而是专注于内容之间的延续性与逻辑关联。用户既可以参与已有话题的续写,也能随时发起新的分支讨论,使知识的流动更具方向性与创造性。
网站地址:https://xuxie.net

核心功能
Xu 的设计以创作者体验为中心,为写作、思考与讨论提供自由而高效的空间。
以下是它的主要功能亮点:
- 续写机制 —— 用户可以在任何一篇帖子下创建分支,延伸出新的思路或观点。
- 非线性交互 —— 摆脱“主楼—回复”结构,让讨论以树状方式自然扩展。
- 极简写作界面 —— 无广告、无干扰,专注于文字创作与表达。
- 无算法推荐 —— 内容分发完全公平,每篇创作都有被发现的机会。
- 独立讨论空间 —— 当话题偏离主题时,可一键“分支”创建新的讨论方向。
- 公开与私密模式 —— 用户可自由选择作品是否公开,适应不同的交流需求。
- 跨平台同步 —— 保证在桌面与移动端的流畅写作体验。
- 完全免费 —— 所有功能开放使用,无需订阅或额外付费。
使用场景
Xu 的用户涵盖创作者、思想者、学生与社区组织者等,他们在不同语境下使用这一平台:
| 人群/角色 | 场景描述 | 推荐指数 |
|---|---|---|
| 创意写作者 | 以“续写”方式参与他人观点,探索多维创意表达 | ★★★★★ |
| 学术讨论者 | 将论文讨论或学术辩论以分支形式展开 | ★★★★☆ |
| 教育机构/讲师 | 用于课堂上的协作文稿与思维延展 | ★★★★☆ |
| 设计师/产品人 | 在项目构思阶段进行非线性头脑风暴 | ★★★★★ |
| 普通用户 | 分享日常思考或阅读笔记,积累思想碎片 | ★★★☆☆ |
操作指南
Xu 的使用流程非常直观,即使第一次访问也能在几分钟内上手:
- 进入官网,点击右上角「注册」或「登录」。
- 进入主页后,选择「开始续写」创建新内容。
- 浏览他人发言时,点击任意段落下方的「续写此帖」按钮即可展开新分支。
- 若话题偏离原讨论,可选择「开辟新讨论」。
- 编辑区支持 Markdown 语法,方便进行格式化写作。
- 完成内容后点击「发布」,系统自动关联原始讨论链。
- 在个人主页可管理所有续写、收藏与关注的创作者。
- (注意)若希望保持隐私,可在设置中选择“仅自己可见”模式。
支持平台
Xu 当前支持 Web 端访问,并针对移动浏览器进行了优化,保证在手机和平板上均能流畅操作。用户无需下载 App,即可获得接近原生应用的使用体验。未来版本计划推出独立移动客户端,以便离线写作与草稿同步。
产品定价
Xu 目前为 完全免费 平台,所有核心功能均无需付费即可使用。官方暂无广告计划,也不设 VIP 功能区分。若未来推出订阅模式,主要将用于支持服务器与社区维护成本,不会影响基础使用体验。
常见问题
Q1:Xu 是否需要注册账号才能使用?
是的。为了保证内容归属与讨论链的完整性,用户需注册账户后才能发帖或续写。但浏览内容无需登录。
Q2:平台是否安全?
Xu 不收集不必要的个人信息,数据传输全程加密。用户可以随时删除自己的内容,隐私得到充分保障。
Q3:是否会有内容推荐或排序算法?
没有。Xu 不使用算法推荐,也不会以互动量排序帖子,保证所有内容在时间线上公平展示。
Q4:能否导出我的创作?
支持。用户可一键导出续写内容为 Markdown 文件,方便备份与二次发布。
Q5:Xu 是否限制地区或语言?
目前平台面向全球用户开放,界面语言为英文与简体中文,内容可自由选择语言发布。
开发者小结
Xu 的出现,为互联网内容社区提供了另一种可能:它让思维的延续与分支成为创作的核心逻辑。相比于以互动量和推荐算法为导向的传统平台,Xu 更像一个“开放式思维树”,每个节点都是思想成长的结果。
它非常适合热爱写作、注重表达逻辑、渴望持续思考的用户。若你偏好视觉化互动或即时社交反馈,Xu 可能略显安静。但对于希望寻找纯粹写作体验与长期知识积累的创作者而言,这里是一个值得常驻的空间。
